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大家谈丨杨树元:二十年的教育经验告诉你,为什么那些"不务正业"的人更容易成功?

杨树元 西浦ILEAD 2021-12-23

这些年来,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为什么那些在校期间的“学霸"投入产出明显低于那些“不务正业"的人?


我从教将近20年,也算是教育行业的一名“老兵”,从最初的职高生、中专生、专科生到本科生,教过的学生数以千计,毕业后还有交流联系的学生也有近百人。毕业后的那些学生,有的功成名就,有的默默无闻。但我发现,那些在学校成绩平平,甚至是"不务正业"的人,毕业后却有较高成就甚至比“学霸”更成功,这不是个案,而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换句话说,毕业生的成就大小与其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相关度不大。


而那些在校期间“不务正业",并在毕业后工作中却取得更大成就者,很多都不是因为教师教育教学给他们的帮助,而是源自他们看似"不务正业"的活动中训练的那些能力素养。


我们教师一直在督促学生做笔记、做习题、然后参加考试等,但是这些对学生未来工作生活的帮助却非常有限,这让我们陷入了深思,我们的教育教学到底有什么价值?


为什么那些"不务正业"的学生更容易成功,他们都有哪些共同特点呢?


一、善于发现和挖掘自己的兴趣特长,并与职业选择和人生目标结合


这些年,很多考生都热衷于报考一些热门财经类专业,如金融学、会计学等,不知这些考生是因为看到今天这个行业的风光,还是因为他真正喜欢这个行业。根据我的教学经验看来,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兴趣特长与所学专业不匹配。有的学生基础和资质并不差,却表现平平,甚至沦落到“学渣”的行列。有的同学善于发现和挖掘自己的兴趣特长,并遵从自己的内心,把兴趣特长发挥到极致,并与自己的专业结合,最终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


记得二十年前,我刚刚进入教育行业时候,担任计算机专业的班主任。班上有一个学生担任组织委员,他对计算机专业相关课程兴趣不是很浓厚,而是喜欢做各种活动组织策划。

有一天他找到我,说想要策划一场答辩赛。我很支持他,后来活动组织得非常成功。虽然只是班级活动,但是堪比校级水平了。过几天他跟我说要策划化妆舞会,再过几天又跟我说一下做几场辩论赛,每场活动都非常成功,毫不夸张的地说是教科书式的经典。


虽然我认可组织活动在增长知识、增进友谊、班集体凝聚力、荣誉感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我还是担心他的学习成绩,提醒过他不要"不务正业“。

这个学生毕业后就开始创业,现在已拥有好几家公司,行业涉及计算机、农业、教育等多个领域,很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


我为学生取得这样的成就而高兴,同时又感到惭愧。因为我心里凊楚,他们的成功并非主要是来自我们教师的帮助,而是他们自己挖掘了自身的兴趣特长并与职业结合,自主训练了他们的能力素质。


二、遵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追求的是幸福而不是成功


追求“成功”的感觉和追求“幸福”的感觉也完全不同,前者看中的是结果,而后者看中的对事物本身的感觉,也就是享受活动的过程。


一个人游泳,如果喜欢的是站在台上领奖的感觉,那么想的更多的是成功技巧或捷径,可能会想尽各种办法甚至去作弊取得好成绩;如果喜欢的是游泳本身,那么游泳时感受的更多的是人调动身体肌肉拨开水面的触感,更纯粹的身体姿态的细节,体验游泳带来的快乐。



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师在一家小吃店吃饭,看到店内走进来了一位中年人,提着一把小提琴,旁边跟着一个小姑娘,一看就知道刚参加过一个小演出。

但这个小姑娘嘟着嘴不开心,原来刚刚参加小提琴的三级考试,没考过。她父亲说:爸爸当年给你报这个小提琴班,不是为了让你过级。就是希望有一天你长大了,爸爸不在你身边的时候,你觉得不开心了的时候,面临困难、情绪低落的时候,把琴箱打开,给自己拉一曲,当熟悉的音乐飘出来环绕着你,一切又变得美好起来。


我就希望你有一个这样的爱好,能在这个时刻陪伴着你。


我想这样的父亲教育出的孩子一定很健康很阳光。教育,是教会每个个体追求幸福的事业。我们真正需要建构的是指向“幸福” 的教育,而不是指向“成功”的教育。长期以来,一切教育活动都围绕“成功”进行,对准的是圆周而不是圆心。在一个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的世界,一定要让你的孩子拥有幸福的能力。


三、善于观察思考、更注重通识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训练培养、更能适应社会变化


观察这些学生我们发现,他们都善于观察和分析环境,善于捕捉和发现机会,更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学以致用,而不是像有些同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两年前,我参加一个财务管理班级的毕业十周年聚会。聚会活动中,每个学生有两三分钟的发言时间。其中有一位同学站起来脱口而出“在学校学的东西都没用”,在场的老师们脸色都变了, 场面很尴尬,那位同学似乎发现不妥,反应也挺快,马上补了一句"但是老师教的方法是有用的"。


这位学生也许说的就是他真实的想法。我们教育一直在传授知识,但我们真的教方法了吗?不教方法是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之一。


聚会上,我了解到他们的餐饮酒水是由其中一位同学赞助的,而且是定制的。这位同学也是国内某知名上市公司的100多名金牌讲师之一。


但接下来的一件事让我心里五味杂陈,这位同学悄悄告诉我,他最遗憾的是没能拿到毕业证,他申明这主要原因在自己,跟学校和老师无关,是他当时忙于学校外面的兼职而耽误了学习。


从他的谈吐、坐驾等看出他可能是最成功的同学之一,当然不排除其他同学也有在其他领域很成功但比较低调。但是我发现大部分相对有成就的同学都改行了,很多都成为企业的高管,而一位还在做会计的同学则很不好意思地表示,还在做本行是因为没有找到更好的发展途径。


这次参会让我们陷入了深思,为什么那些“不误正业”的人会成功?知识量的获取可以通过考试分数衡量,但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却是很难量化考核。其实,只要学生愿意,任何时候都可以打开课本,学习知识,大部分学生也都能学懂。大量的优质线上资源涌现,我们的课堂及教师的价值需要重新定义。实际上,知识如何转化为能力?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变化的通识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可转换的能力却是更重要的,需要我们教师去反思。


对现行教育的反思和启示


一、跨界成功是一个普遍现象


泛化到科技界乃至社会,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普利斯发现氧,但他不是化学家;巴士特发现细菌,可他不是医生。制表匠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理发匠亚克迪发明了织布机;宝石匠富尔敦发明了轮船。爱因斯坦没有专门学过数学;比尔盖茨是法律系的学生;马云是英语专业的学生。

 

国内影史票房前三名的导演都不是科班出身的,《战狼2》的导演吴京是武术运动员出身,做了很多年武戏演员后,才转行做导演;《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导演饺子学的是医科,转行干动画片制作;《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是学的是法律,毕业后进了旅游卫视做一档音乐节目。


总结一下这些“不误正业”取得一定成功或成就者,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一是他们的兴趣特长禀赋被发现并充分挖掘出来,并与职业目标或从事的职业一致,爱我所爱,无怨无悔;二是他们面临选择或决策时遵从自己的内心的感受,而不是外在的功利,追求的是幸福而不是成功;三是善于观察思考,勇于探索实践,具备“多学科思维”,善于从其他领域获取灵感。


二、专业职业选择与志趣匹配很重要


反观我们的教育,学生盲目地选择专业,不管喜欢不喜欢,都得按照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学完每一门课程,考试及格并拿到学分,然后毕业。如果学生禀赋志趣与所学专业一致,那是最理想的状况,但如果两者相差较远,那问题就多了。


前段时间我和一些朋友在一起吃饭,他们都是国内名校毕业的“学霸”,但大多人都通过考研等改行了,几乎没有人再从事本科所学专业的相关工作。20年前高中成绩最好的同学大多热衷于报理工科类专业,而最近这些年同学们都热衷于金融、会计等财经类专业。其实,选择专业重要的不是热门与否,而是适不适合自己。



如果一个人的专业、职业与自己的兴趣一致,兴许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即便没有成就,也能快快乐乐的过一生。如果学生的专业选择与自己的禀赋、兴趣特长不一致,又没有老师指导并作出调整,那极为可惜,可能因此会损失一位高成就者。我前段时间看到,西交利物浦大学在学生对专业有一些了解的基础上,给学生根据兴趣特长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我觉得这个举措非常有意义,这样可以成就多少人啊。


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长是最大的成功


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找到他的兴趣特长并尽量与职业目标一致。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工作与个人兴趣的匹配度越高,学生就越能发自内心地努力,并获得幸福感。


按照加纳德的多元智力理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人与人之间的智力最重要的不是量的差别,而是质的差别。每个人的优势领域不同,每位同学都是可塑之才,只是成功的方向和领域不同罢了。我们对所有的学生开设同样的课程,就像给所有的病人开同样的药,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一个对专业或课程没有天赋的人,我们也是同样的要求,不给他们选择试错的权利,就象让一条鱼去爬树,它怎么努力都会觉得很笨。



四、教育最大的敌人是功利主义,追求幸福比成功更重要

 

中国学生普遍被认为基础扎实,勤奋刻苦,学习能力强,但是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整体地位却并不高;美国基础教育世界公认竞争力不强,但是美国科学家的创新成果层出不穷。无论是钱学森之问,还是诺贝尔奖之痛,我们似乎都可以从这些例子中找到一些答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教育太过于功利了。


很多学生努力学习是因为考到高分可以获得评优、入党、奖学金的资格,期望在未来求职择业中有一定优势参加比赛是为了获奖,一旦没有这外在的激励或官方认可,学习和努力也就停止了,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其实真正的人生成就和幸福,属于极致的沉醉者。


把“幸福”作为教育的目标和把“成功”作为教育的目标,有着本质的差别。实际上,人人都可以获得幸福,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成功。教育的目的,不是成功,而是幸福;教育的质量,不是分数,而是成长。如果我们对一件事真正喜欢、热爱,我们就会持续投入,并做到极致。喜欢是使自己快乐,而爱是让别人幸福,做自己喜欢的事不仅不会觉得累,还会获得幸福感。



五、能力培养比知识传授更重要,特别是可持续发展能力


爱因斯坦在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首次到美国访问,有记者问他声音的速度是多少,爱因斯坦却拒绝回答,他说,你可以在任何一本物理书中查到答案。接着,他说了那句特别有名的话:大学教育的价值不在于记住很多事实,而是训练大脑思考。”在今天,很多的知识可以上网查到。在未来,可能有更多的知识机器会帮你查到。所以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在当前和未来都值得我们深思。


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我们对教育从认知到实践都存在一种系统性的偏差,这个偏差就是我们把教育等同于知识,并局限在知识上。教师传授知识是本职工作,学生学习知识是分内之事,高考也是考知识,所以知识几乎成了教育的全部内容。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重传授轻转化,重知识轻技能,重内容轻方法。缺乏从学习知识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最后一公里;缺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教学设计。西方有一句谚语,“真实的世界比书本的世界要无序得多,复杂得多”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通识能力、可转换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适应未来的变化。



需要声明的是,我举这些例子写这篇文章不是否定我们的教育,而是让我们反思教育中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哪些改进。我也不是说创办公司或成为企业高管才是成功,我们也有一些品学兼优,专注于自己的专业,一直从本科、硕士读到博士甚至博士后的学生。但从学校课程设置、教师和学生时间、精力的投入付出等来看,那些“不误正业”的成就者似乎有更高的比例,经济上有更高的产出比教育者怎样通过教学改革与创新帮助学生成长,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那些"不务正业"的成功者所具备的能力和品质素养,恰恰是那些“学霸”所缺失的,导致他们的未来发展受到限制,这也是他们的短板,这点颇为可惜。试想,如果那些志趣与专业匹配的学生,特别是那些“学霸”也具备这些“不误正业”的人的能力和素养品质,那么他们取得成就或成功的几率也会大大提高,我们教师应有意识训练他们这些能力和品质。


▪ 参考资料

1.卢志文.教育,是教会每个个体追求幸福的事业.明教育,2019.9.30

2.钱颖一: 人工智能将使中国教育优势荡然无存.蓝橡树,2019.1.31

▪ 文中配图选自https://pixabay.com

 

本文作者杨树元 

▪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专职教师

▪ 第四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获得者



征稿丨教育大家谈,说出你的观点

领导与教育前沿院倾力打造原创教育思想品牌,欢迎高等教育领域内的从业者投稿,分享高等教育变革实例,与同仁们一起深度剖析观点,解析前沿热点,让我们听见您的声音。


我们欢迎一切与教育相关的话题,题材不限,字数尽量控制在3000字内以保证微信端的最佳阅读体验。


来稿请发送至

邮箱 Zhen.Wang@xjtlu.edu.cn
联系电话 0512-81884919。


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说出你的观点和建议。

西浦ILEAD将精选优秀的留言评论,

并送出包含《理性狂言》书籍的精美礼包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的专论教育管理的著作,席教授深深体会到我国现行教育体制、高教模式、管理架构、大学文化的弊端和潜在风险,试图以理论研究、政策建议、自我探索和管理实践起到一点点促进作用,希望能对教育的前行,特别是在中国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发出一点点能够让人反省的声音,为教育反思、大学重塑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摇旗呐喊!


▼戳阅读原文,了解西浦ILEAD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